可见光谱选择性吸收是着色剂展现其颜色的第一部分。设想一种着色剂吸收了除波长在600-700nm之间的红光以外的所有白光。该着色剂透射和散射其余的红色光,正是这种现象使得该着色剂归类为红色着色剂。
能吸收白光中的红色、橙、黄色、蓝色、青色和紫色部分透射的着色剂将表现为绿色着色剂。用于照射物体的光,必须包含着色剂能够透射和散射的波段的光,才能展现着色剂的本色。例如,照射红色苹果的光若不含有任何红色成分光,那么苹果在观察者面前表现的将是黑色。
内部散射
内部散色是当颜料与塑料材料结合时影响颜色效果的第二部分。当颜料有选择的吸收了光线,它会把其余颜色的光线散射到样品的外部去,如此产生了样品被感知的颜色。 散射也有助于不透明。在下面的图片中,红色的颜料颗粒吸收蓝色、紫色、绿色、黄色和橙波段的光,并且把红色波段的光反射和散射出去,然后表现出来红色。值得注意的是,表面反射的镜面部分包含入射光中的所有波段。
吸收/不透明度
塑料的不透明性是吸收和散射的直接产物。颜料和聚合物具有不同的选择性的吸收和散射光的能力。如果一种特别的颜料或聚合物吸收和散射光的能力足够强,那么该颜料或聚合物在塑料样品中将表现为不透明。对光的散射以及有选择的吸收决定了塑料制品的颜色和不透明度。
透明度
塑料样品的透明度是和样品缺少(或仅有极少量的)对光的散射直接相关的。在这种情况下,着色剂和聚合物有选择的吸收光产生了被感知的颜色。然而,样品允许其余的光通过,而不是散射,这样就产生了透明性。
有两种应用在塑料中的着色剂:颜料,是一种散布在聚合物基体中的颗粒;染料,能够溶解在聚合物基体中。可溶性染料只吸收但不散射光,由此产生了透明样品。能够允许入射光穿过样品而不散射它们,这就是透明度。 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用一种染料为Lexan*聚碳酸酯染色制成汽车尾灯面罩,该红色染料选择性的吸收红光之外的所有色光,则红光可以穿过尾灯面罩。
半透明
塑料样品的半透明度是吸收、散射和透明度的结合而产生的。这种结合中的每个因素都将决定样品的颜色和通过样品的这种色光的总量。许多塑料制品是半透明的。 显然,实际应用中树脂的半透明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零件的厚度和照射在零件上光源的强度。需要注意的是,用肉眼看到的半透明度和不透明度也许会和用颜色测量工具测出的结果有一定的出入。